【那些肥軒教我的事】
這次過年回娘家,
軒軒最近開始有分離焦慮。
除了認人以外,
到一個新的地方一定要媽媽抱,
外公外婆或是一些親戚想抱一下就癟嘴大哭,
就算是讓天天相處爸爸抱也是狂哭。
然後就有這樣的聲音跑出來了...
「你們是不是都沒有常逗他~都不笑只黏媽媽」
「軒軒壞壞~為什麼一定要媽媽抱~愛哭鬼」
看著肥軒緊抓著我的衣服,
我也跟他說
「沒關係阿~是外公外婆阿~大家都很愛你阿為什麼要哭哭?」
「不可以哭哭阿~笑笑才可愛阿!!!!!」
短短肥肥的小手依舊緊抓不放。
接著我把肥軒給爸比、外公、外婆抱,
然後我躲起來,心想著不要看到就不會哭了。
過了一會兒,真的不哭了。
但是外婆說肥軒的小肥肚一直顫抖著...
是的,他在忍耐。
忍耐到看到我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大哭,
然後媽媽一抱就馬上破涕為笑。
這樣的模式循環了兩三次,
然後我的耐心有點被磨光了。
抱著肥軒的我正在發呆想說為什麼他變這麼不乖呢?
小小的手伸出肥短的手指摸摸我的臉、用力扯了扯我的頭髮
然後對著我大笑,頭靠在我身上撒嬌。
接著我好像懂了些甚麼了。
對肥軒來講,
不常見面的親戚或朋友本來就是陌生人。
就算是大人,
見到陌生人也不會亂笑吧~(又不是花痴)
更何況是讓陌生人抱(基本上算是犯罪吧XD)
他才8個多月,
能表達自己的方式只有哭而已。
當他哭鬧不想要的時候,
如果硬把他抱離媽媽身邊的話,
小小心靈裡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滴被削薄。
想要媽媽抱是小孩子的天性,
怕生就帶著他一起熟悉環境。
等到他熟悉了自在了
再放手讓其他人抱也不遲。
在熟悉的人、熟悉的環境裡,
他可以很自在地玩耍、大笑。
忽然到一個新的環境當然會害羞、害怕
但是給他一點時間,他也可以放開心地玩耍。
只是大家好像都少了點耐性,
看著社群分享肥軒的照片、影片,
對肥軒很熟悉,
但殊不知這種熟悉感並非雙向的。
其實對於小孩的很多觀點及很多視野,
真的要等有了小孩以後會完全改變。
沒小孩之前我也會講
「那個誰誰誰小孩好壞喔都講不聽~都是大人沒教好」
「那個誰誰誰小孩好愛哭喔~一定都沒帶出門關在家裡」
「那個誰誰誰小孩皮膚好差喔~一定是媽媽懷孕亂吃東西」
現在我要懺悔,
我以前真的太膚淺了。
生小孩哪有那麼容易,
吸吸呼沒甚麼用,用盡拉屎的力氣比較實際。
親餵母奶更不是小孩要吸就有,
吸了半個小時甚麼事都不能做小孩卻沒喝飽,
乳腺炎畏寒發燒脹奶小孩拉扯破皮常常發生。
養小孩更是難上加難
不是書上說幾個月可以睡過夜他就會乖乖睡,
半夜長牙不舒服腸絞痛都會睡不好。
不是書上說幾個月要喝幾c.c.奶小孩就會喝,
硬要他喝只會送你一場豪華ㄋㄟㄋㄟ噴泉秀。
最難的是小孩一生出來就要接受永無止盡的比較
比生長曲線(比體重、比身長)
比膚色
比喝的奶量
比幾秒能逗笑
比幾個月會翻身
比幾個月會爬
比幾個月會叫爸爸媽媽
(現在才8個月,相信之後面臨的比較更多)
然後無論小孩在外面遇到多少比較,
媽媽都必須訓練無敵假笑功能,
然後回家再跟妮妮媽媽一樣揍玩偶。
真的要生了小孩之後才開始學著當父母,
養兒方知父母恩。
我還有好多要學習的地方,
雖然我不是全職媽媽,
但對於肥軒的愛絕對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。
陪著他一點一滴成長,
我也還在慢慢學習當中。
莫忘初衷,
對於孩子,不要比較,
無論發展的快慢,
都跟自己比就好,
肥軒就是肥軒,
無可取代。